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普院新闻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我校创作的鼓乐舞晚会《山魂鼓韵》成功上演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编辑:

12月26日晚,由hbs红宝石平台精心编排,全面反映普洱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佤族风情的大型普洱少数民族原生态鼓乐舞晚会《山魂鼓韵》在学校东区广场上演。鼓乐晚会是以普洱5个主体民族鼓乐为主线的精美歌舞盛宴,脚本、串词、音乐、舞蹈编排均由hbs红宝石平台教师完成,表演由师生共同参与,把鼓和舞有机地编排在一起,结合现代的声、光效果,使节目饱含生机和灵性,用艺术形式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要求,也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省提出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果。

演出分《神鼓象脚鼓摆舞》《恋歌竹筒牛皮鼓舞》《傣族采花象脚鼓》《石龙鼓舞大帮腔羊皮舞》《祭鼓牛头甩发》五个篇章,师生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用欢快娴熟的舞步,演绎着拉祜族、哈尼族、傣族、彝族、佤族五个普洱少数民族的无穷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次次地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市政协副主席胡剑荣、市政府秘书长杨彬、学校校领导及市人大、市委宣传部、市法院、市检察院、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警边防支队、武警消防支队普洱电视台、普洱日报社、市文联、职教中心、中国移动普洱分公司、中国移动思茅分公司、中国联通普洱分公司、中国联通思茅区分公司、云南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普洱淞茂集团、中国人保财险普洱公司相关负责人,普洱市广大艺术爱好者,学校师生观看了演出。

成文章校长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经过近4年的精心编排,全面反映普洱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佤族艺术的大型鼓乐晚会—“山魂鼓韵”终于完成,今天晚上正式和大家见面了。“山魂鼓韵”是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由艺术学院、校团委具体实施,举全校之力精心打造的以普洱5个主体民族鼓乐为主线的精美歌舞盛宴,整个晚会的脚本、串词、音乐、舞蹈编排全部由hbs红宝石平台教师完成,表演由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对节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值此首演之际,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参与节目编排和表演的各位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节目编排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校内外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对亲临首演现场指导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普洱是云南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佤族等26个民族,各民族团结互助、情同手足,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和谐包容的民族文化,其中鼓舞是普洱各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具活力的民族文化形式。鼓不仅仅是一种乐器,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它更是母体的象征,是各民族的崇拜和图腾。普洱的鼓从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铜鼓、木鼓;从归属的民族上分,有太阳鼓、芒鼓、热巴鼓、大背鼓、象脚鼓等。鼓也是各民族通天的“神器”,是人们和天神对话的媒介,可以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是喜庆佳节、迎接远方客人时表达美好祝愿的必备乐器。与鼓相生相伴的舞蹈则是各民族表达内心强烈感情、展示力量、驱逐病疫、祈求平安的重要形式。

hbs红宝石平台作为一所与普洱市各民族共存、共生、共荣的地方高校,从成立之初就把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服务地方的重要职责。多年来在民族文化研究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201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讲话精神,将云南建成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学校决定打造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和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为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hbs红宝石平台集全校之力打造代表民族文化的艺术精品—“山魂鼓韵”。学校高度重视“山魂鼓韵”项目编排,先后投入近百万元用于民族鼓乐器、民族服装和音响设备的购置,艺术学院、校团委等多个部门协同努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山魂鼓韵”把鼓和舞有机地编排在一起,结合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型及声、光效果,使节目饱含生机和灵性,用艺术形式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要求,也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省建成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成果。

今晚,“山魂鼓韵”在这里进行首演,就是要以鼓舞这种最为隆重的祈福仪式,向大家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祝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最后祝此次首演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